在來澳洲打工度假之前,我就已經設定好來澳洲的目的是要完成環澳公路旅行。原本預計2020年9月出發,一路玩到12月中,接著1月再飛去紐西蘭,花一個月環紐,無奈遇到疫情,打亂了原本的計畫,比預定時間晚了一個月出發,紐西蘭也沒有去成⋯⋯
雖然過程有點坎坷,好在最後還是順利環完澳了,以下分享小小的心得。
景點地圖》
首先先來看看我的環澳景點地圖,在上路前我有大概把想去的點在Google地圖上用綠色的旗子標示,那個點去過之後,就把綠色旗子標示改成黃色星星標示,一路上看著綠色的部分越來越少、黃色的部分越來越多,最後整個澳洲都變成黃色的,很有成就感!
路線》
我的澳洲第一站是飛墨爾本,在那裡短暫工作了三個月後,在年底移動到雪梨跨年,就順道去了坎培拉,接著到新州的Tamworth工作。
工作了八個月後,正式結束工作,開始環澳洲的其他地方,因為遇到疫情,政府為了控制疫情關閉州界,等到疫情獲得控制後,州界才陸續開放,而每州的開放時間不一,所以我們的環澳路線呈現曲折的閃電狀,由於南澳首先對新州開放州界,我們只得從新州越過維州到南澳,再往上穿越澳洲中部。
到布里斯本後,西澳才開放州界,於是我們坐飛機到伯斯,租露營車,往上走到Broome後折返。
玩完西澳後,飛回布里斯本,又接著飛塔斯,租Share Bus環塔。
最後再飛回布里斯本,開車回雪梨,結束這次的環澳旅行。
總天數:100天
總路程:約20229公里
車輛裝備》
1. 車輛選擇:
一開始選車的時候,選擇的第一個條件是要可以睡在車上,依據預算高低和需求的不同,可以選擇wagon(長型轎車)、一般休旅車、箱型車。但以上這些車款都比較適合只走城市和柏油路到得了的景點,如果跟我一樣,主要想看自然景點的話,因為許多國家公園是沒有柏油路的,這時候就要選擇四輪驅動車(4WD),開泥土路的時候比較不會卡住,底盤也比較高,車子比較不容易受損喔!
綜合我的兩個需求:1.可以睡在車上、2.四輪驅動,最後我們選擇比較平價的入門款四輪驅動車——Nissan X-trail,開了一圈澳洲覺得已經很夠用囉!
但如果有計劃要去Fraser Island的話,由於島上都是沙地,就必須再選更高階的車,像是Nissan Patrol或是Toyota Land Cruiser等等,當然價位也高很多。我們當初沒有做好功課,以為只要是四輪驅動車就可以上島,後來被勸退,賣船票的人說我們的車子底盤不夠高,最後我們放棄去Fraser Island,是此行唯一的遺憾。
2. 車頂架+車頂置物籃(Supercheap購入):
因為行李太多,我們加裝了車頂架和車頂置物籃,把一些體積很大和比較少用的東西放上面。
行李放好後,用網子(Supercheap購入)罩住,最後用彈力繩(Kmart購入)加固。
如果想要防雨的,可以加罩防水布,但是不要買Supercheap的塑膠布,我們一開始用這個,上路沒幾天,整塊塑膠布就爛掉了,後來索性不用。所以有防水需求的,可以去尋找品質好的防水布來使用。
另外可以視需求買一個小梯子(Bunnings購入),要拿車頂籃裡的東西比較方便。
3. 遮雨棚(Supercheap購入):
遮雨棚除了下雨的時候可以遮雨之外,沒下雨的時候可以遮陽,算是公路旅行的必備好物。
買完遮雨棚,建議可以順便買鐵鎚(Bunnings購入),因為風雨大的時候,需要拉風繩,遮雨棚才不會被吹走,這時候就需要鐵鎚來敲營釘。我們一開始沒買,到烏魯魯遇到暴風雨,還跟隔壁鄰居借。
4. 油桶(Supercheap購入):
偏遠地區加油站數量少,有些小加油站會直接沒開,或是加油設備壞掉,所以長途旅行一定要準備油桶。雖然我們整趟下來用的次數不多,但一定要備著以備不時之需,如果在半路沒油可是會很麻煩的。
我們只有準備一桶20L的就夠用了,路上看到有些人會準備很多桶,可以依照車子的油箱大小和耗油速度來決定要準備多少油桶喔!
5. 換輪胎的工具:
一般車子裡都會附有換輪胎的工具,如千斤頂、板手等等,出發前務必要確認是否能正常使用。我們在離開地下城前往烏魯魯的路上爆胎,要換輪胎時才發現車子附的板手尺寸不合,還好遇到路人相救,才沒有被困住。
6. 保險:
最後,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全險!絕對不要偷懶!我們剛買車的時候,還沒保險就開出去玩,結果遇到小意外,花了好大一筆錢拖吊跟維修⋯⋯,所以一買到車就要馬上保險,非常重要!
環澳的話要特別注意保險公司的服務範圍,要找全澳都有服務的公司,像我們是保AAMI的全險喔!
7. 保養:
別忘了出發前要去車廠做全車檢查和保養,做完就可以上路啦!
露營裝備》
1. 寢具:
床架:
我當初覺得睡在車裡很方便,不用費時搭帳篷,所以買木板(Bunnings購入)自己做床架,上面可以睡覺,下面可以當置物空間。剛好當時的房東是建築師,協助我一起做。
雖然都是睡車裡,我還是有帶帳篷,想說有時候可以自由選擇要睡車裡還是帳篷,但一次都沒有用到。
另外我們在路上看到很多背包客睡車頂帳,看起來也很舒適。雖然睡車裡的床架很方便,但缺點是空間較窄,活動空間會受限。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,我覺得可以嘗試睡車頂帳,應該會很不錯。
床墊、枕頭、睡袋:
床墊的部分一開始我們是用充氣床墊,但充氣床墊常常會消氣,每天睡前要再吹氣有點麻煩。後來我們改鋪瑜伽墊(Kmart購入),當然睡起來會比充氣床墊硬一些,但是方便許多喔!
2. 露營桌、露營椅(Bunnings購入)
3. 炊煮用具:卡式爐(Bunnings購入)、瓦斯罐、鍋具、廚具、餐具
4. 水桶:
水桶很重要,尤其是在內陸地區比較缺水的地方,或是萬一不幸受困,水桶可以幫助你多活幾天。我們兩個人買了兩桶20L的水桶,整趟旅程非常夠用。
5. 車用冰箱或保冰桶:
公路旅行需要保冰設備來保存食物,我們為了省錢只有用保冰桶,然後去加油站買冰塊放在裡面保冰。後來發現澳洲的太陽實在是太烈了,冰塊一下子就融光,我們丟了很多被熱壞的食物,很浪費⋯⋯。所以如果有預算的話,建議買車用冰箱,生鮮食品比較不容易壞喔!
6. 風扇:
夏天或在內陸旅行時,風扇很重要,我們一開始沒有買,就開去烏魯魯,晚上實在是熱到睡不著,後來受不了才去買。
良心建議不要買Kmart的要裝電池的風扇,我們買來裝全新的電池,吹半小時就沒電了,從此沒再用它。後來又到露營用品店買Oztrail的可USB充電風扇,品質就好很多,還可以直接插在車上充電。
7. 照明用具:營燈、頭燈
8. 其他:防蚊液、防蠅頭套
好用APP》
1. CamperMate
所有營地我們幾乎都是用CamperMate找的,裡面有付費營地、低成本營地、免費營地可以選擇。
但有少許營地沒有標示在上面,或是上面的資訊太少,我們就會到Google Map上找。
2. Fuel Map
這個APP紀錄了全澳的加油站和油價,用來找加油站和比價很好用。
3. Weatherzone
這是澳洲主要的氣象公司,在澳洲我都用這個APP查天氣,準確度近99%,連幾點雨量多、幾點雨量少都蠻準的。
花費》
以下皆為兩人花費(單位:澳幣)
油費:3387
伙食費:4072(包含自煮和外食)
住宿費:3293
機票錢:2779(包含布里斯本來回西澳和塔斯)
西澳租露營車:1838
塔斯租Share Bus:1324
總計:16693
平均一個人:8347
因為我們的環澳過程比較曲折,所以比原本預計的還要多花很多錢,像是機票錢和租車錢,原本都是可以省下來的。
伙食還有住宿的部分,我們比較享受一點,常常住付費營地,到了城市會住背包客棧、旅館或Airbnb,也會去吃餐廳,所以花費稍微高一點。
另外我們去塔斯的時候都租不到車,最後選擇Share Bus。這不是tour,是所有報名的背包客共租一台巴士的概念,沒有導遊、司機,大家一起規劃行程、輪流開車,車上附所有露營用品。價格便宜,又可以認識各國背包客,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!
其他個人娛樂花費我就沒有算在一起了,像是大堡礁潛水+直升機358元、跳傘498元等等。
環澳故事》
持續更新中⋯⋯